- 2025-09-12
-
一、需求分析
研发团队远程办公场景下,源代码和技术文档在传输过程中面临多重泄密风险:通过公共网络传输时可能被截获;终端设备可能因丢失或被盗导致数据泄露;员工误操作或恶意泄露可能导致核心数据外流。现有需求需重点解决传输链路加密、终端数据管控、敏感数据识别三大核心问题。
二、产品选型
选择数据丢失防护系统,该系统具备敏感数据识别、传输监控、泄露防护三大核心功能,可精准识别源代码和技术文档特征,通过深度内容检测技术实现传输过程全链路加密,并支持终端行为审计和阻断策略,完美匹配远程办公场景下的防泄密需求。
三、实施方案
(一)部署架构
采用分布式部署模式,在总部数据中心部署核心管理服务器,在各分支机构部署轻量级探测节点,研发人员终端安装客户端软件,形成"云端管控-边缘检测-终端防护"三级架构。
(二)实施步骤
1. 完成管理服务器与探测节点的网络连通性测试;
2. 在研发终端批量部署客户端软件,支持Windows/macOS/Linux多平台;
3. 配置企业网络边界设备,将DLP系统接入核心交换机;
4. 建立研发数据分类分级标准,定义源代码、设计文档等敏感数据类型。
四、技术配置
(一)敏感数据识别
1. 配置正则表达式规则库,识别常见编程语言后缀(.java/.py/.cpp等)和文档格式(.docx/.xlsx/.pdf等);
2. 建立指纹库,对核心代码文件进行哈希值计算和存储;
3. 部署自然语言处理模型,识别技术文档中的敏感关键词和段落。
(二)传输监控策略
1. 启用SSL/TLS加密传输检测,阻断未加密的敏感数据传输;
2. 配置云存储访问控制,禁止通过个人云盘传输研发数据;
3. 设置邮件附件扫描规则,自动加密或拦截含敏感数据的邮件。
(三)终端防护措施
1. 启用USB设备白名单机制,仅允许授权存储设备接入;
2. 配置屏幕水印和打印审计,追踪文档使用轨迹;
3. 设置剪贴板监控,防止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泄露代码片段。
五、效果预期
(一)传输安全
实现100%的敏感数据传输加密,公共网络传输拦截率达到99.9%,云存储泄露事件归零。
(二)终端管控
USB设备违规接入事件下降95%,屏幕截图行为可100%追溯,打印审计记录保存周期不少于180天。
(三)管理效能
敏感数据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%以上,策略配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,月度安全报告自动生成效率提高70%。
(四)合规保障
满足等保2.0三级要求,通过ISO27001认证检查,研发数据泄露事件响应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。
企业飞单私聊管控方案:技术护航显成效,管
员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飞单私聊行为,存在企业敏感信息通过非授权渠道泄露风险,同时影响正常工作秩序。此类行为具有隐蔽性强、传播范围不可控的特点,需通过技术手段对敏感数据传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阻断,同时...
远程办公数据防泄漏:全面加密与终端管控,
研发团队远程办公场景下,源代码和技术文档在传输过程中面临多重泄密风险:通过公共网络传输时可能被截获;终端设备可能因丢失或被盗导致数据泄露;员工误操作或恶意泄露可能导致核心数据外流。现有需求需重点解决传...